14 天,5个国家,12个航班。饶了大半个地球来赶上此次非洲之行。那神奇的国度,人民高昂的气质,让人屏息的动物迁移场面,带给我的后遗症是归来后深深的失落。
第一站是从Johannesburg飞开普敦。约堡没啥可说的,自从1994黑人取得政权后,白人撤出了城市。晚上不建议外出。开普敦可是截然不同,350万人口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正好碰上一年一度的缆车检修, 桌山缆车停驶。非常遗憾。当然牛人可以用3-4小时hiking 上去。
在豪特湾,碰上广场上小伙们的卖艺表演,热情欢快。 旁观之人也受之感染,有个好心情。 当地还特产个头小小的企鹅,可爱至极。 介绍说是一生只有一个伴侣的特质,尤甚鸳鸯。
Cape of Good Hope 就是好望角的由来。 好望角远看是一块由陆地上伸进大洋的兽掌,而且只有3个爪子。 右边的大西洋,左边的印度洋,两大洋的相汇让好望角附近海域成为飓风常发之地。
本来要去的黄金矿城公园改成去开普敦博物馆,我一人夹杂在一伙大学生中间听工作人员讲解, 接下去莫名其妙被带到了地下室藏库。 经过好几道库门,进入了放有900多件藏品的库房。 工作人员解释如何给每件藏品编号,如果藏品被其他博物馆外借,怎样一个程序。 原来学生都是 快毕业的研究生,由导师带队来取经,打算下一步的学习或进修规划。 我也乐得充一回学生, 乖乖聆听馆长的介绍。
第二站是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交接处的维多利亚瀑布。其宽1.7公里,落差108米,加上其流量形成了世界最大瀑布。其中津巴布韦占有其4/5 ,剩余1/5 在赞比亚境内。游客通过铁桥从一国走到另一国。维多利亚瀑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一字排开让人观赏,观看处且都平行于它的头部。气势雄伟澎湃。彩虹在此时最平常不过的平凡景物。
在当地手工艺市场上见到了心慕已久的津巴布韦石雕。地毯上的石雕可以忽略不看。当地肖纳族的风格特色,聊聊数笔要显示出人物动物的表情,极致夸张的手法。让人意犹未尽。在机场见到一件,至今令人印象深刻。那是一个女人像,其脸部很小,只占很小的比例,其余的是她飞扬蓬起的头发。雕像抓住了她一甩头的瞬间,匠心独运!雕刻的题名:“Bride”.
那我买了些什么好东东搬回家呢? 一箱子的石头木头。具体买了(或交换)哪些‘精品’,留到另篇再说吧。
第三站是肯尼亚的Nakuru 国家野生动物园。这里是‘鸟类天堂‘,最闻名的是粉红的火烈鸟。可惜今年我们不赶趟,火烈鸟来得少,鹈鹕倒是成片成片。只能意淫一下成片火烈鸟飞翔在空中的景象。
第四站是此次行程的重点,马赛马拉(Masai Mara) –肯尼亚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当地传统的游牧民族马赛人,和当地的马拉河命名而来。它的出名在于发生在其内的上百万头斑马和角马每年7月到十月从坦桑尼亚的Serengeti野生动物保护区迁徙而来。因其壮观的场面和庞大的规模,又称其为动物大迁徙(Great Migration)。其面积1800平方公里,始建于1961年。我们熟悉的《动物世界》中的许多镜头拍摄于此。
著名的非洲五霸—狮子,猎豹,野牛,大象,犀牛。除了猎豹,其他的都见到了。
第二天,赶早坐了一次热气球飞行。气球下面是密密麻麻的角马。静静聚集着,像是在等待集结的号令。行进时它们也排着队,有着自己的规律。角马总是和斑马搭伴同行。当地人说斑马有方向感,角马鼻子灵,能闻到水源。
气球飞行中发生了非常浪漫的一幕,23岁的伦敦小伙Mark 掏出戒指向他女友Michelle 当众求婚。非洲平原的高空,阳光灿烂的一天,Mark 当然是得偿所愿。难怪上去时,Mark 为与Michelle 在一起,要与我换位子,看他急得快哭出来了。原来如此!回来说给Jie 和 Lisa 听,Lisa 冲Jie说,你怎么没在这么浪漫的地方向我求婚?呵呵。
南非大主教图图曾说过:“当白种人来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拿着圣经,我们有土地。 他们说,让我们一起祷告吧。 于是我们闭上眼。 当我们睁开眼,我们手里拿着圣经,他们拥有了土地。”
回顾两周的非洲之行,不少当地人赤着脚,穿着破旧的衣服,但他们脸上洋溢着欢乐,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这在国内就相对见到很少,我们的快乐哪里去了?人世间需要的是温情,即使初识的陌生人,也让人感到喜悦。这次我在非洲感受到了很多很多。
居高临下的俯瞰非洲大地,自问“这就是丹尼森笔下的非洲大地吗?” 成千上万的动物才是这片大地的主人。壮观的大迁徙年复一年的重复,我知道下回再来时,这片土地还是如此,变得只是小我。共同生活于此的人们和动物已经融为了一体,这种和谐我想就是非洲的灵魂所在。
走出非洲中的旋律回响在耳边。非洲,我来偿愿了。
This is awesome!! 还能依稀记得当时在cottons你兴奋地描述着旅行见闻,但那时候我似乎还无法完全领会,不过在看过这些图片和文字后,开始理解了……. 🙂 向往非洲~~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