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的夜晚
去巴楚探望亲戚,临走往我们车上塞了一箱军区专用伊利老窖,所以以后的每顿晚餐我们就干掉一瓶,半斤装正好。 当晚又住宿于喀什,在街边小餐馆吃烤羊肉串,老板知道我们想吃西瓜,二话没说骑上电动车就走,一会儿搬了个大西瓜回来。
我们四个人愣是没吃完,还分给旁桌3个正侃大山的司机朋友。 喀什占全疆人口六分之一、农民的四分之一。今年(2010)喀什又被设定为喀什经济特区,其面积相当于是中国其他5个经济特区面积之和。 俗话说没到喀什等于没到过新疆。 当天晚上正赶上喀什举办旅游节,在市政府前的广场上搭台举办文艺表演。 当地各个民族的歌舞团尽情奔放,小伙子个个1米八,姑娘就不用提了,眼睛都看花了。 舞蹈一起,就见那身段和那舞姿,比想象中的民族舞蹈更美。 舞蹈对当地民族来说确是一种天性的东西。
广场另一端是人民公园,日夜开放。 免费。
一进去,嘿,还真热闹。
4个灯光篮球场,6个灯光羽毛球场,全满。 四周观望,下棋打牌打麻将的,聊天谈情拉家常的,一旁还有随着高音喇叭音乐跳团体舞的市民。
皆为汉族,维族一般是全家带小孩来玩。
维族是不喜欢女人出去抛头露面的。
这种由政府出面组织提供给市民文娱活动场所的举动,不需要多大的投资,也不需要多大的场面,这种真正的与民共乐的场景不就是最好的形象工程吗?
就像巴黎每年夏季在塞纳河右岸搭建为期4-5周的夏季沙滩,是为了让不能去外地度假的市民也能在巴黎享受沙滩和阳光,这一举措给巴黎市府带来了超过预计的造福于民的良好声誉。 一些有政府建设的活动和设施,市民只要能平等地穿与和体验,就能得到文化精神上面的充实。
况且我们中国人就图个人多,热闹,喜气。 当晚喀什市民的快乐场面让每一个外来人感到震惊,不由去想我们市民的快乐去哪了呢?
穿越死亡之海篇
去和田,经英吉沙县城,买了几把著名的英吉沙小刀,英吉沙小刀引以其精美的造型、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刃口而闻名。
男人到此都会带几把回去。
本来手工打造的刀身刻上刀纹已经非常精美,配上牛骨的刀柄,特别是再给每把套上一个牛皮刀鞘,那叫一个赏心悦目。可所有人都说飞机不让带,邮局也不能寄,只能由物流运。
所以我回美后,刀才到达上海。
只能跟哥们说,你们的礼物已经备好,下次奉上了。
和田至于阗至民丰。
正式开始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之为“死亡之海“,维吾尔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56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的腹部。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它占全国沙漠面积的47.3%,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在世界各大沙漠中,按面积排名第六。在流动性沙漠中,为世界第二。
丝路古道南道的尼雅、精绝、小宛、楼兰等古代城镇和许多村落都被流沙所湮没。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
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丰富石油蕴藏的发现和塔里木油田的开发,人类真正进入了“死亡之海”的腹地,在这千古禁地中有了响亮的地名—-塔中,石油工人在此建造了长期居留生活的塔中石油基地。
我们此次特地在穿越沙漠时,在塔中石油基地的招待所待了一晚。 出来久了,发现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必有四川人开的小饭馆,有旅客往来的地方必有温州人经营的宾馆。
90年代,中国人在“死亡之海”修建了一条真正穿越流动沙漠的公路。
公路全长522公里,
公路全线建设有防沙绿化带。 每隔四五公里建有一个水文站,每年8个月除冬季外,都雇人留守,每天任务就是开泵从地下80-100米处抽地下水和铺设好的橡皮管浇灌公路沿线的绿化带。 而且薪水只有在合同到期后,一次性支付。 这是一份要耐得住孤寂的工作。 往往签了一年合同,第二年就选择离开了。 月薪¥1300, 吃用自己填单交给公司,公司每十天送趟菜和水。 费用年底结账时扣除。
去之前,网上见网友提到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精神食粮,报刊杂志了。
所以这次出发前,门口的书报亭扫了一圈报纸加几份杂志。
沙漠公路上停了3个水文站,分发了。 其中两个都是小夫妻承包一个,还都养了条小狗解解寂寞。 另一个只有老唐单身一人。 老唐见到我们停在他门口,特别高兴和兴奋,许是太寂寞了,说话的人也没有。
老唐50多了,广东人,来新疆9年了。
以前在乌鲁木齐开过一个药房,家里有急事赶回去,临时托付给女友,等回来发现被一卷而空。
在他的笑容后沉淀着多少伤心往事。
我们就和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临走,留了一条烟几份报纸,拍拍肩膀,道声再见。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对摄影朋友来说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大漠风景线。
曾经神秘的大漠腹地,曾经进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 通过这条交通大动脉,成为了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海。 充满魅力的风景之海。
穿越塔克拉玛干,相信在面对茫茫沙海,活着的枯死的胡杨树,一个个蓝墙红顶的水文站和守护人,相信你就会真正明白如何珍视自然,热爱生活。
沙漠公路有400多公里完全穿行在流动沙漠中,当你爬一步退半步地攀上沙丘顶峰时,起风时,定要背向风口,切莫张嘴说话,一开口,得,吃进半嘴沙子。
大太阳热晒下,翻越一座接一座沙丘,只为了拍摄漂亮的沙丘,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浪潮般起伏,鱼鳞般排列,沟壑般跌宕,神奇而美妙。你亲自踩在这个最神奇壮美的
大漠上时,不仅能够获得最完整,最真实大漠神韵的感受,同时也能让自己经历一次精神上的穿越,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