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 — 一部只能让中国人欣赏的电影

看了芳华,可以说算是目前市面上的好片子了。 不禁拿它和另一部前几年在国际上颇受好评的《活着》作比较,最直观的感受是前者非华裔的美国大众欣赏不了,后者则跨越代际,超越文化而令所有人动容。

表面上看,芳华镜头感十足,也有不少场景催人泪下。 但我觉得导演自身对当年文工团的情怀而刻意去拍了这些对他而言不能释怀的印象情景,对整部影片的故事叙述性和更深层次的人性挖掘上明显没有帮助。 对于一个对“文革”时代没有亲身体验的观者来说,本片缺乏张力的涣散情节是最大的不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剪辑的关系而没有看到全部。 但我不觉得全片会有很好的情节处理。 比如泳池一幕和文工团解散之夜的告别宴,更多象是出于导演的怀旧情怀,而对剧情整体没有特别的铺垫作用。

《活着》通过一个普通人在大时代变革中的命运颠浮折射出人性的深刻,而达到让每个观众的共鸣的效果,这是跨越国界,超越文化的共鸣。 而《芳华》相对而言就比较缺乏了。 主人公的学雷锋标兵的刻画,并不是一种自然朴实的人性的本身,而是那个时代畸形的产物,所以非中国人会很难理解雷锋式人物的悲剧性结局所透露的讽刺和悲哀。

台词“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  可以当作刘峰和小评最后相依为命的最好注释。 剧中唯一真正让我动容的场景是在文工团解散前卫战争病患者做最后一场演出的时候,何小萍穿这病服,跑到礼堂外的草坪上,在月下独自跳舞的一幕。

久久难忘的还有结尾小萍那句“能抱抱我吗?”,同时耳边响起韩红的《绒花》。

在当下烂片泛滥的时代,《芳华》显得清新干净,毕竟有情怀的影片也属难得一见。 虽有遗憾,观众被剧情催化着泪花涟涟,也是值得的。

此条目发表在电影, 电影/影评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留下评论